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强调
改革既要往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
也要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4月18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广东省、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的规定(试行)、《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方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有关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6-2020年)》。
会议指出,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一个重要举措。会议决定在上海先行开展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在北京、广东、重庆、新疆开展试点。要按照规范对象范围,从严规范、率先规范、以上率下。要严格界定经商办企业行为,细化规范程序,明确操作依据,确保规范工作有序进行。要把集中规范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规范工作基本完成后,要转入常态化管理,推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安排。
会议强调,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从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角度,明确审查对象和方式,按照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标准、影响生产经营成本标准、影响生产经营行为标准等,对有关政策措施进行审查,从源头上防止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要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保障机制,把自我审查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加强社会监督。对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依法查实后要作出严肃处理。
会议指出,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举措。要着眼于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确立体现工作性质和职位特点的职业发展通道,分类录用、分类考核、分类培训,突出对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的持续激励,更好调动公务员积极性。
会议强调,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要重点在签约服务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技术支撑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对家庭医生要有职业保障措施。
会议指出,建立和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要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着力解决当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重点领域失信问题,加大对诚实守信主体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惩戒力度,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
会议同意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中央有关部门要支持配合、跟踪进展、总结经验。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有关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改革举措的改革路径、成果形式、时间进度。要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组织好规划实施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是相通的,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最终目标是形成经济增长新机制。要围绕经济结构的制度性问题推进改革,梳理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需集中出台和落实的改革举措,打好组合拳,使各项改革措施同向发力。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发挥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作用。
会议强调,社会事业改革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要坚定不移把改革总体设计中有关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有关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任务。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多用善用会用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办法推进改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认真分析归纳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地方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相关阅读——
中国人看病难得症结是因为没有家庭医生?
中国人流传着一个传说,说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看病比中国难”。说在北美看病要预约,等约到了,人也病死了。据说,中国人病了,直接上医院就好了,马上医生就给你看。
然而,我回国以后,听一个朋友说了一件事:她的孩子发烧了,她半夜去医院排队,就为了轮一个专家号,结果,还是没轮到,被迫用几百块向“黄牛”买了个专家号。
“为什么一定要看专家?”我觉得奇怪,普通发烧而已。
“不信普通医生啊!现在都是一个孩,假如有个闪失,后悔都来不及,给专家看看比较稳妥。”朋友回答。
但是,过了没几天,这位朋友的老公也病了,于是她又半夜去排队挂号,结果是花了一千块买了个号。
“早知道你就不要半夜去了,反正都要买号的。而且,老公是大人了,普通小病,没有必要看专家啊!”我还是不明白。
“专家都有房有车,工资也高,不在乎神马回扣,所以,不会乱开药。你要是给个小年轻医生看了,人家等着从你身上赚买房的钱呢,一个药能治好的,非给你开四个药,不把健康人给吃坏了?”
我心想:这叫中国看病容易?至少,从上面这个小故事,我就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因为没有“家庭医生”制度,导致为数不多的“专家级”医生疲于奔命看普通的小病。
第二,中国的医生工资太低,导致病人对医生的医德和专业操守都产生怀疑了。难怪国内经常发生病人找医院或者医生“维权”的情形。
北美是家庭医生制的。每一个行医的医生,无论受雇于大医院也好,自己开个小诊所也好,都隶属于一个医疗集团。
每一个医疗集团通常拥有几家甚至几十家、几百家医院。假如病人有什么大问题,比如要做大手术之类,普通医生开设的诊所是无法搞定的,这时就要通过医疗集团里面的大医院来处理了。
但是,一般人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根本就不必上医院,可以直接到家庭医生的诊所,在舒服的家庭式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家庭医生制更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小孩子出生以后有儿科医生作为他们的家庭医生,可以一直看病看到他们21岁为止;女性是双家庭医生制的,因为除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以外,还有一位妇科医生做自己的妇科家庭医生。
另外,眼科和牙科是不同的系统,因此,也可能有自己的眼科和牙科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的工作主要是预防为主,教育病人如何预防疾病,如何定期检查,并且跟进监测病人的生活方式和现有疾病,保证病人的健康。
因为家庭医生存有病人的所有健康资料,对病人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此,也更容易诊断各种疾病以及要求病人按时进行各种检查。
家庭医生还担任把关专家的角色:假如对病人出现的状况觉得足够严重,会把病人转介到专家医生那里去看。这样,就避免了专家要每天疲于奔命看普通病人的情形。
在北美,要看自己的家庭医生是要预约的,因为不预约,直接去的话,万一碰上病人很多,会等很久,等候的时间会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
预约可以让病人在舒服的环境中,准时得到最到位的诊治。然而,也正是这样的“预约制度”,让国人传说“病死了都没轮到医生看病”。其实,这个传说是错的。
首先,如果一个人病得很严重,必须立即看医生的话,可以马上到家庭医生所在的医疗集团的医院看急诊。因为医疗集团的医院不会是一家,因此不会出现大量病人集中在急诊室的情形。
其次,假如不是病得很严重,但是也必须当天看医生的话,的确有时候是约不到家庭医生的。
但是,几乎所有的家庭医生的诊所都有好几个医生驻诊,可以让另外一位医生暂时先给你看,然后把治疗记录交给家庭医生跟进。所以,假如是小病的话,另外一位医生诊治的结果其实跟家庭医生没什么很大的区别。
假如是严重的大病,无论是哪个医生,都会转交专家处理。所以,只要你不是规定非得看自己的家庭医生,肯定就不会出现“病死了都没轮到医生看”的情形。
另外,每一个家庭医生能负责多少个病人,自己心中有数的,一般不会收太多病人,导致自己无法处理。
北美的医生看完病以后开药方,除了特殊的情形外,一般病人可以到不同的药房,凭处方买药,医生并不能通过多开某种药牟利。
另外,因为对某种诊断的治疗方式,医疗保险公司也规定了上限,因此,也不会出现医生乱开各种仪器检测的方子来牟利的情形。
跟中国医生的工资不一样,美国医生的工资在人群中是比较高的,平均年薪有二十多万美元,在旧金山那样生活指数高的地区,三十到五十万美元年薪的医生比比皆是。
而且,受雇在医院的医生还有签约奖金,还有房价补贴,即使在旧金山那样房价高的城市,买房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因此,美国医生就不存在“年轻医生为了房子车子需要拼命从病人身上拿回扣”的情形。
要在北美当医生,需要读更长时间的书,需要考更多的试,需要更多的实习的时间,会更辛苦。
所以,现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学霸们都喜欢读金融,IT等读书时间短,收入一点不比医生差的专业,所以,美国的医生们都说医生人数减少了,有危机感。
但是,医生毕竟是属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行业,病人在北美基本是不会出现“病死了都没轮上看医生”的情形的。(来源网易 文/博主方帆)